时间:2021-12-10 阅读:0次
尊敬的各位善信,大家好!
无论我们出于何等因缘,相信能与佛教、佛法、佛牌结缘,大家想必都是福报殊胜之人!
为了方便诸位更好的了解和认识佛教,“梵精舍”为大家梳理出以下21个佛教常用词汇及注解,愿诸位从中有所收获!
【 洒 图 】
1、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2、三宝:佛、法、僧 。
(与自性三宝:觉、正、净相应)
3、三学:戒、定、慧。
4、三资粮:信、愿、行。
5、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6、三法印: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
1)诸行无常,是说一切世间法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循环,过去、现在、将来,本无常态终归幻灭。
2)诸法无我,是在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中,没有我的实体。
3)涅槃寂静,是说涅槃的境界,灭除一切生死的痛苦,故涅槃是寂静的。
凡符合此三原则的便是佛说正法,有如世间印信,用为证明,故名法印。
7、四无量心:慈、悲、喜、舍。
8、四圣谛:苦、集、灭、道。
1)苦谛(八苦):
a、生苦:初出母胎,冷风割体,烦恼业力,众苦交集。
b、老苦:颜衰色变,体力减退,举止言行,皆不如意。
c、病苦:四大不调,精神欠和,身心受病,苦痛无安。
d、死苦:五蕴分散,神识相离,茫然自失,业境现前。
e、爱别离苦:亲族朋友,名位权利,一切爱乐,离失之时。
f、求不得苦:一切荣乐,可爱诸事,心生欲望,求之不得。
g、怨憎会苦:怨家仇人,及诸事物,相遇会见,心生不安。
h、五阴炽盛苦:身、色、心、受想行识、无常,变易炽盛。
2)集谛(无明):
a、贪:名利财色,一切贪欲。
b、嗔:嗔恚忿恨,嫉忌不平。
c、痴:事理不明,迷暗愚昧。
3)灭谛:
无明烦恼,集谛业断,我法执除,贪嗔痴尽,生死解脱,众苦云消,得寂灭境,安住涅槃。
4)道谛:
苦当知,集当断,灭当证,道当修。其中,四谛里又分迷界与悟界两因果。“苦”是迷界果,“集”是迷界因,“灭”是悟界果,“道”是悟界因。
9、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10、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11、四正勤: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
12、四神足:又名四如意足,就是用四种定力摄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愿皆得。欲神足是希慕欲乐,勤神足是精进无间,心神足是一心正念,观神足是心不驰散。
13、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14、五根: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因此五法是生圣道的根本,故名五根。
15、五力:五根坚固发生力量,叫做五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信力是信根增长,能破诸邪信。
精进力是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
念力是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
定力是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
慧力是慧根增长,能破三界这诸惑。
16、五古佛:嘎古三陀、苦纳卡玛罗、嘎洒波、乔哒莫、阿里呀咩呆。
16、六道: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
17、六和敬: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
18、七觉支:又名七菩提分或七觉分。为五根五力所显发的七种觉悟:
1)择法菩提分,即以智慧简择法的真伪。
2)精进菩提分,即以勇猛心,力行正法。
3)喜菩提分,即心得善法,而生欢喜。
4)轻安菩提分,即除去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安、快乐。
5)念菩提分,即时刻观念正法,而令定慧均等。
6)定菩提分,心唯一境,而不散乱。
7)舍菩提分,即舍离一切虚妄的法,而力行正法。
19、八关斋戒:一日一夜受持以下八法: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涂脂粉香水,不穿华丽的衣服,不观玩歌舞妓乐,七不睡卧高大床褥,八不非时食。
(日中一食,过午不食)
20、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不邪见。
21、十二因缘: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缘起,是说明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
1)无明:贪、嗔、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
2)行:造作诸业。
3)识:业识投胎。
4)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
5)六入:胎儿长成眼等六根的人形。
6)触:出胎与外境接触。
7)受: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
8)爱:对境生爱欲。
9)取:追求造作。
10)有: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
11)生:再受未来五蕴身。
12)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
以上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业、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复始,至于无穷。
人的一生很短暂,最大的幸运应该是运用“智慧”让心灵获得自由与祥和,而打开“智慧”的珍贵“法宝”就蕴藏在佛陀的教诲当中,愿我们的分享可以为刚入门的佛友们提供些许帮助,愿大家早日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