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8 阅读:0次
佛经中记载了佛陀的四种姿势(站、行、坐、卧)。在泰国佛教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修行的范畴,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中广泛的行为准则。而对于民众来讲,宗教的意义就像米盐一样不可或缺。行走佛在泰语中称为“ 帕帮里推” ,是反映泰国佛教日常修行非常重要的佛像。这也符合佛教的行、住、坐、卧皆修行的宗旨。
行走佛是泰国最具代表性和最具暹罗独特风格的佛像。行走佛可以追溯到素可泰王朝时期。当时大乘与上座部在古代暹罗都盛行,但随着素可泰王朝的开始,南传教义的趋势逐渐形成。 14世纪,素可泰采用巴利文书写系统,清迈也成为了佛教的中心。行走佛左手施无畏印,右手呈现自然下垂,一只脚踩着地面,另外一只脚的脚跟抬起,像刚刚停下行走的姿态,腿后还接着一层临风散开的裙褶。
行走佛的线条很独特,肩宽腰细,身体和右手微弯成“S”形。佛祖左臂在掌中,右臂微后仰,右脚仰卧,两只前眼呈行姿,象征远见和光明的未来。
行走佛具有动感的意境,更贴近“动静相宜”的审美哲学。根据泰国佛经文献记载,佩戴行走佛佛牌的信众,能够一路顺风,诸事亨通,凡是顺心。
行走佛的功效:
招人缘、贵人缘、增财运、保平安。走到哪里都能遇到贵人,走到哪里都能谋生。佩戴行佛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困难,也可以提高佩戴者的健谈气质。当决定或判断常常困难时,或者当你遇到情绪障碍时,各方面的困顿都可以奉请行走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