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0 阅读:0次
南传佛教不是小乘佛教吗?要了解事实的真相,我们就要从“大小乘”的起源,佛教的历史开始说起。(画外音,很难想象,牌商竟然不懂佛教,还不懂佛教历史)佛陀在世时,世界上只有一个佛教,一个僧团,没有部派之分。在佛陀入般涅槃之时,曾明确交代“若诸比库遵行七法,能够使僧团兴盛而不会衰败。此七法中的第三条是:
诸比库,只要比库众对尚未制定者将不再制定,已经制定者将不废除,只按已制定的学处受持遵行。诸比库,如此即可期待比库众增长而不衰退。”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要按照佛陀教授的佛法修行,已经制定的僧规戒律不应该修改,没有制定的不应该添加,就按他在世时教给你们的去做就可以了。
在佛陀在世宣讲的佛法中,同一佛法时代只有一佛,在释迦牟尼的法没有完全灭尽之前,不会有他佛出世。(这也是我牌商字号的含义所在,二尊不并世,世无二佛之号)僧众修行的终极目标为阿罗汉。在释迦牟尼入般涅槃后,佛教徒的地位与日俱增,吸引了很多人加入僧团。地位的提高与严格的戒律、善信的供养相互碰撞,导致一些并未跟随佛陀修行过的新僧侣,开始想要修改佛陀严格交代不应修改的僧规戒律,比如向善信取得不应该的利益、午后进食、接受金银、随身携带盐或装盐的工具、喝牛奶或果汁。新僧侣认为这些都是小事,可以修改,但跟随佛陀修行的长老们加持佛陀的教导、不修改任何僧规戒律,佛教的分裂也就此埋下了种子。
此后,新僧侣们开始对佛陀教化的佛法提出异议,凭什么只有你自己可以成佛?应该我们这些僧侣也可以成佛,不光我们可以,我们还要带领普通人一起成佛。这种新思想被他们自称为大乘佛法,并嘲讽遵循佛陀教导以阿罗汉为目标的僧人为“自了汉”。贬称“小乘佛法”。而这个“小”为梵文汉译,其真正含义并非大小的小,而是卑劣、低下、低贱的意思。所以真正含义是劣乘、下乘、贱乘。是具有十分强烈的侮辱性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懂汉语的泰国人听你说小乘佛教会跳着脚骂你 你才小乘 你全家都小乘。
PS:在佛教文献上,巴利三藏的大藏经版本的任何内容记载中,佛陀从未认为声闻乘、独觉乘是小乘、亦即佛陀并未、也不可能自己抨击自己指导的声闻教法或提及的独觉法门为低贱;然而大乘佛教界则常常以自家教派所编辑的另一套大藏经版本中的某些佛经、论著内容记载为准,而在以往贬称以声闻乘、独觉乘为主要修行方法的部份为小乘,导致以往大乘佛教界进而贬称未以成佛为目标、未以菩萨乘为修行方法的佛教相关教派所构成的整体为小乘佛教(英语:Hīnayāna buddhism)。小乘佛教这个名称以往也常被用来称印度佛教史上的早期所有传统部派佛教教派,以及现代上座部佛教。因为“小乘”此字眼对于了解其在巴利语、梵语原意的有些信众会有贬义,在学者及佛教徒间,长期存有争议,现代南传佛教不接受“小乘”的称呼。1950年召开的世界佛教徒联谊会达成明确共识,无论在西方或东方对南传佛教的正确称呼应当一律使用上座部佛教而非“小乘”佛教。
在佛陀涅槃后一百年左右,韦沙离城的瓦基族比库提出乖违律制的“十事”,引起一些持律长老的不满,于是召集七百位阿拉汉齐集韦沙离城,判定十事非法。当时,参加集会的长老们平息了此事后,决定再结集法与律。这就是佛教史上的“第二次圣典结集”,又称“七百结集”、“韦沙离结集”。
遭否决的瓦基族比库不满上座长老们的裁定,他们另外纠集一万朋党,自行编集“经”“律”,称为“大结集”。此后,佛教遂分裂为坚持不修改任何佛教戒律和教义的“上座部”(南传佛教)和主张修改佛教戒律和教义的“大众部”(北传佛教)两大部派。此后,部派之间继续分裂,先后成立的部派相传有十八部或二十部之多,佛教史进入了“部派佛教时期”。
此后大众部自创新教义,自行修改自创佛经,主张一切方存在十方诸佛。宣讲极乐净土,将极乐世界等同于涅槃,描述那里是天堂,并说在那里所有的众生成佛之后,将在此世界永远的免除生老病死,享受永恒的快乐。将释迦牟尼视为威力广大、法力无边、全知全能的佛 类似于天主教的上帝。大搞偶像崇拜。宣讲救苦救难。因此,大众部(大乘)在印度发展空前成功,他们肆意修改僧规戒律,接受金银,高级僧侣腐化享乐,甚者经营商业和放债。自身成为大封建主,地主、奴隶主。寺庙里堆满了金银珠宝。甘贫乐道的特质完全丧失。佛陀定制的僧规戒律抛之脑后。僧侣热衷于储蓄财富,囤积田地。导致佛教与婆罗门教并无二致,并且大众部塑造的菩萨皆为婆罗门姓。佛教当年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平等的社会观念,反对婆罗门种姓制度的压迫。反对特权,反对婆罗门贵族的奢靡,主张种性平等,人人平等。大众部(大乘)让佛教的这些优势荡然无存,渐渐失去民众的支持。所以之后婆罗门教宣称佛陀为毗湿奴化身,成功让印度民众重新信仰婆罗门教。并逐渐演变成新印度教,佛教开始势微。
七世纪下叶,阿拉伯帝国强势崛起。并将伊斯兰教推向整个欧亚大陆。十世纪末期伽色尼王朝开始频繁侵略南亚次大陆,大量破坏带有明显偶像崇拜的庙宇。又到了十三世纪,统治印度的特布尔建立德里苏丹国,迫使整个印度极具向伊斯兰化。印度仅存的超戒寺被毁,彻底宣告了佛教在印度的灭亡。
好在自阿育王时代起,佛教不断向外传播。这才给世界留下了佛法。后世用传播路线的不同,将往南经由海上到达东南亚地区,进入中国云贵的上座部佛教称呼为南传佛教(小乘),向北穿过兴都库什山和苏莱曼山之间的开伯尔山口,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吐蕃、朝鲜、日本的大众部为北传佛教(大乘)。之后北传佛教在中国吸收中国本土文化,不断改革形成了汉传佛教,西藏的北传佛教吸收西藏本土民俗与笨教结合形成了藏传佛教。
以上就是大小乘的由来,大家以后可以称呼上座部佛教或南传佛教,千万别再叫小乘佛教了。